ESG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组成,是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和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纳入考虑的经营投资理念,也是实现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能源产业作国家确立的9大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正处于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深层次地融合的交汇点上,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和我国能源行业和能源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ESG理念日益成为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核心驱动力,正引领能源行业和能源企业向高水平发展不断迈进。
总体而言,ESG理念同我国倡导的新发展理念、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具有高度契合性和一致性,亦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载体和有力工具,为能源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这是因为ESG不仅要求能源电力企业切实担负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洁可靠的用能保障,而且还为能源公司可以提供综合评估框架,助力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符合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求。各位明白,能源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行业,是我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而ESG不仅高度契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且为能源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可量化的操作框架,有利于能源企业顺利实现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
二是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在当今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价值最大化是每个企业不懈追求的经营目标之一。ESG不仅是企业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号召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持续优化经营生态环境,切实恪守合规底线,筑牢风险防线,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强企业美誉度和竞争力;而且还能为公司可以提供综合评估框架,通过设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行动计划以及编制监测和报告等关键步骤,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确保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三是提升公众对企业的认同感。ESG要求企业更看重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公正性和公司治理绩效性,能够尽可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可持续环境、公平社会和诚信企业等偏好需求。对能源企业而言,ESG不仅有助于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吸引更加多的优秀人才和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还能通过降碳减排、节能增效和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关注员工合法权益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各种方式,提升公众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更好满足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四是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韧性的要求。随着内外部环境会日益复杂和脱钩断链逆全球化趋势上升,迫切地需要提高我国能源企业和产业链韧性,其“突破口”在于加大原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从根本破解“卡脖子”难题,这需要能源企业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不断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驱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迭代创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稳定性,重塑竞争新优势,赋能产业再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双提升,达到推动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目标,两者之间可谓是不谋而合、相互相承、相得益彰。
ESG理念早已成为一股全球性潮流,在我国亦有广泛探索和实践。在政府层面,随着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政府已经制定了包括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正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党和国家的最高层面提出要建立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治理信息公开披露制度,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也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中增加了上市公司的ESG信息,2023年6月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进一步强调了强化ESG治理、实践和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标准化,为央企开展ESG提供了指导;在企业层面,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开始关注ESG因素,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总体战略规划,并且积极主动披露企业ESG信息,通过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绿色需求,推广绿色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更丰厚的利润回报。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的ESG投资也逐渐兴起,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可持续投资选择。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6月末,ESG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到1880亿元,同比增长18.54%;ESG主题基金存续545只,泛ESG主题基金318只,总规模达5166亿元。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近年来能源电力企业在构建ESG评价体系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ESG治理架构,更加强调ESG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不断建立健全ESG管理相关的制度与流程、绩效考核等环节的相互融合,积极开展碳排放、职业健康与安全、供应链、合规和风险等实质性议题管理,日益重视ESG信息披露和ESG报告编制工作,并以多种形式探索与利益相关方建立更加稳定、有效的沟通机制。譬如,目前我国电力领域有80余家上市公司,2023年披露ESG相关报告(含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有58家,披露率近70%,同以往年度相比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提升,但ESG评级结果不太理想,大多集中分布于Aesg级、BBesg级和BBBesg级,3A和2A高级别ESG和1B和C低级别ESG较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虽然治理结构较为完善,得分相对较高,但由于环境得分整体一般、社会责任表现较弱,从而拉低了企业的整个评级档次。
由此可见,电力行业作为我国传统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比较大的减排和转型压力,行业ESG风险总体相对较高。
客观上讲,我国自2004年联合国首次提出ESG概念后,才正式开始提出并尝试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由于ESG评价体系建设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能源电力企业在构建ESG评价体系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ESG评价制度尚不健全。ESG在我国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监管法规存在“空白”,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存在“脱位”,尚未全面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性进行ESG相关信息的披露的制度;二是评价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由于ESG是“舶来品”,评价的操作方式、标准和流程主要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现行的ESG评价标准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缺乏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标准,难以体现我国经济体制、文化背景和发展模式的自身特色,难以展现能源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状况;三是ESG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有丰富实战经验、能独立开展ESG评价的国内合格机构并不多,而且信息披露内容多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相对较少,披露评估标准不统一,也缺乏实质性数据支撑,有的甚至内容粗糙空泛,难以对企业ESG的真实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
伴随着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日益深入人心,ESG正逐步渗透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ESG评价体系建设已由浅水区逐渐向深水区迈进,更从以前少人关注的边缘话题逐步跃升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长期价值的热议词语,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不可回避的必修课和需要用心解答的“必答卷”。因此,能源电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健全和完善ESG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着力做到“五要”:
1、要在ESG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立制为邦国之本,制度为治企之基。一是在管控模式上,要切实强化系统观念,科学确立ESG管理理念,不断加大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尽量平衡多个利益相关方,确保ESG建设既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又契合能源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在组织架构上,结合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立ESG专门委员会,尽快建立覆盖决策、监督和执行三大层级,搭建权责清晰的ESG治理架构,确保ESG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联动;三是在制度建设上,切实强化顶层ESG设计,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分时期、分阶段制定ESG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实施路径和发展目标,为ESG开展提供强有力制度保证。
2、要在ESG评价指标体系上求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管理绩效的基础和前提,是对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进行系统评价的最有效标尺。能源电力企业一方面要把ESG评价指标体系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综合运营管理体系,从环境、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三个纬度尽量做到规范标准,改进方法,优化流程,查缺补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在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国际可比、公正公平的ESG标准参照体系,尽量做到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有效衔接,确保ESG指标体系不仅要充分反映能源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质量水平,而且要尽可能包含财务报告中真实信息,同时还要如实反映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3、要在ESG风险识别管理上讲实效。建立健全科学的合规管理体系是提升企业ESG评级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一是做好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通过全方面、全视角的考察和辨识企业面临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中种种因素,更好识别包括气候变化、社会不稳定、道德违规等潜在风险,科学评估可能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二是做好风险应对和管理,通过基于ESG原则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采取有对针对性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轻风险发生时的影响;三是做好声誉和信任维护,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尊重人权等举措,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主动赢得客户、投资者和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切实降低声誉风险,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4、要在ESG信息披露质量上破坚冰。随着ESG报告强制披露时代来临,不少能源电力企业面临着“什么能披、什么不能披以及暴露差的一面是否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等困惑。对此,能源企业要切实转变观念,将ESG信息披露视为企业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严格遵循现行ESG信息披露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形式、机制、内容和格式,努力完善信息披露手段、方法和措施,切实提升信息披露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可信度,确保ESG信息披露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底线、符合长期资金市场相关规则的要求。
一言以蔽之,高质量ESG披露报告不仅是能源电力企业充分展示其发展理念、目标、措施和成效的重要载体,还是吸引和获得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关注和认可的重要途径。
5、要在ESG数字化管控上出实招。ESG是一个非常复杂生态圈,牵涉到投资机构、评级机构、监管机构、企业对ESG评价、ESG披露、ESG管理等方方面面内容,离不开云大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手段的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要把ESG纳入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框架之中,同步推进、同向发力,下大力开发ESG管理信息系统,同企业的生产制造、采购、财务、人力资源、安全、环保、党建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对接;充分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自身的温室气体数据收集系统,尽快制定与国内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以便科学评价企业在减排降碳过程中的实效;主动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环境信息平台,以提高融资排放的透明度,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ESG信息化建设的全覆盖,以便为ESG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数字信息支撑。